仓储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联想到日本的一些仓库,效率和准确率都做的非常好,但是他没是没有用WMS管控的!目前国内的物流行业,有层出不穷的黑科技和充满智慧的软硬件,但是仓库现场依然还是和之前一样混乱!
在仓储行业里扑腾了这么多年,也没搞明白仓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软件,感觉这些都是被软件公司带着跑。仓库在规划的时候,应该循着什么思路呢?但绝不应该以软件为主或以某个硬件为中心去规划设计。
针对目前国内WMS的应用现状,我有自己的一些见解,技术是人为控制的,用不用WMS主要是体现在仓储管理水平。就如同学生考试成绩用纸张管理差不多是30分。用上WMS后,如果没进行过程跟踪,那么也是30分水平,还是进销存。辅助上一些技术,比如RFID,可以考到60-70分,什么样的货在哪大体知道了。再向上就要考量其它技术了,比如自动体积测量,自动称重,自动包装,ASRS,灯光,语音,机器人等,可以有效组织仓库的人力,有效利用设备,空间,算得清成本,利润也明明白白了。但还得用好WMS,才能发挥那些技术,所有技术基本是以WMS来控制的。
能不能用好WMS还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一为以数据为准绳,以系统强制控制的,要求工人傻瓜式服从的美式管理。另一种以人为本,加全面现场目视化,发挥工人主观能动性的日式的管理。无论是日式还是美式,都强调规矩:美式的SOP,日式的现场看板,用上WMS,帐实相符率普遍达到98%以上。
但是目前中国的仓库管理两种都想学,两样都没有学会,用上了中庸之道。SOP有,看板也有,但是实际执行还是以工人小聪明为主,该做的动作不做,该收集的数据不收集。从收-检-上架-配货-拣货-复核-包装,错误累积下来,帐实相符率有85%,应该算是好的了。然后,这个带给管理层的体验是WMS太不灵活了,太死板了。其实想一想,真有那么多异常或特殊么,是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不管是定制的wms还是SaaS WMS又或者是用了仓储管理系统还是不用仓库管理软件管理仓库都是把复杂变成简单,持续优化的过程。